10月25日下午,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光电)专业2017级大学生创新训练(大创)项目中期交流会在钱伟长楼202会议室举行。理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陈周老师,光电、应物及物实各支部书记和支部党员教师代表,17级大创项目汇报代表、18级本科生及各班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。活动由光电支部书记胡征达老师主持。
活动伊始,光电支部书记胡征达介绍了2017级光电大创组队的总体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课题和成员。大创由2017级光电学生担任组长的一共有九个项目,其中校重点项目两个,分别是由王跃科老师指导的“黑磷超表面超颖光学现象的理论研究” (小组成员:石航宇、胡溢清、罗晨、彭元宏、钟安喆)和由王继成老师指导的“基于吸波屏蔽透明一体化的石墨烯-超表面器件研究”(小组成员:唐阳、白泰荣、黄雨岚、邢童璐、陆志宇);校一般项目五个,分别是由张逸新老师指导的“海水中OAM的光束抖动效应及其对串音的影响”(小组成员:郑远、张哲承、张俊杰、秦世清、周顺达),史海峰老师指导的“用于室内污染物降解的石墨相氮化碳基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” (小组成员:管皓、谭志荣、邵泓献、陈格知、陈涛),孔艳老师指导的“非对称微纳结构中的法诺共振及其传感特性研究”(小组成员:吕梦欣、尚思奇、郑文博、蒙小颇、罗志明),曹建军老师指导的“基于光栅衍射的spr传感器研究”(小组成员:魏绪宗、卢千财、卢寅博、苏胜望、周世杰)以及王本新老师指导的“可调控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研究”(小组成员:陈润叶、王红燕、娄鹏程、卞金华、熊君炀);校自主项目两个,分别是由楚广勇老师指导的“反射型半导体光放大器稳态建模与实测”(小组成员:刘桂林、林锰、楚朝毅、杨一超、李熠)和苏宙平老师指导的“逆向预测算法的手机镜头设计”(庞超峰、魏芯蕊、梁缘、王恒锐、修晟)。
随后,大创各小组代表分别对自己队伍的中期进展进行了详细客观地讲解,并将自己在参与科研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获得的经验进行了分享。各组代表演讲时激情昂扬,语气中透漏出满满的自信,展现了理学学子的风范。展示中,代表们讲解了大创的专业性知识、大创体会、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:英文文献查找、软件学习、程序的编写、及论文的攥写以及心态调整,从各个角度解读和分享了参与大创半年来的亲身经历和获得的经验,给在场的2018级光电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全方位的指导。例如,吕梦欣同学指出,大创初期看英文论文的难点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,这让我们每个人都警醒自己,学习英语,收获英语;娄鹏程同学指出,主动学习、贵在坚持、不要气馁、合作共赢是我们大创过程中都需要坚持的;刘桂林同学指出,大创的目的和实在意义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。
之后,18级答疑环节,同学们对如何参与大创展现了浓厚的兴趣,并积极询问现阶段应该做些什么。胡老师作了相关解答,他指出,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找志同道合的队友、寻目标、找课题、与感兴趣的导师沟通,相关的资料可以在理学院网站获取,也可以向学长学姐咨询,更可以直接向学院的专业老师求教。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参与大创的机会,享受科研创新的乐趣。
最后,陈周书记作了总结发言。他首先肯定光电、应物和物实三个党支部充实党团共建内涵,以大创为抓手,创新组织育人新模式。他感谢各位指导老师的培养工作,肯定了17级大创交流项目积极进展和同学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鼓励再接再厉,取得成果。他指出,大创是科研创新的起点。希望18级光电同学立定科研创新、报效祖国志向,抓住党团共建机会,与老师相互了解,增进感情,利用老师资源培养创新意识,早兴趣,早方向,早组队,早指导。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。理学院教师建立立德树人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、能动性和创造性,引导学生如何作科学研究创新。2018年起学院通过国家、省、校、院四级项目联动,着力推动大创项目学生全员参与,2017级大创参与率超过90%。光电等教工党支部尝试党团共建与大创项目指导相结合,探索基于政治功能和育人功能发挥的组织育人新模式。往年的大创已经硕果累累,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大创,坚定信念,克服困难,坚持不懈,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!

光电教工支部书记胡老师主持交流会

交流会现场

小组代表作中期小结

陈周书记作总结讲话

会后合影